-
混凝、絮凝、PAC、PAM分不清?天津眾邁帶你看懂!
發(fā)布時間: 2021-09-09 點擊次數(shù): 6200次混凝、絮凝、PAC、PAM分不清?天津眾邁帶你看懂!
天津市眾邁環(huán)保設備科技有限公司位于環(huán)渤海地區(qū)的經(jīng)濟中心——天津。本公司是一家集研發(fā)、生產(chǎn)、銷售水處理設備、環(huán)保凈化設備于一體的綜合生產(chǎn)型企業(yè)。設備在銷往全國各地的同時也出口多個國家并得到好評!
公司主營產(chǎn)品有:含油污泥無害化處理裝置、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、溶氣式氣浮機、醫(yī)用污水處理設備、臭氧消毒柜、二氧化氯發(fā)生器、板框壓濾機、飲用水消毒設備、加藥裝置等各種環(huán)保產(chǎn)品。
公司的污水處理設備在飲用水、市政污水、醫(yī)院污水、生活污水、機場污水、高速公路污水、景區(qū)污水、食品廠、工業(yè)循環(huán)冷卻水、中水回用等不同領域得到廣泛應用。
公司擁有一批優(yōu)秀的科研技術及管理專業(yè)人才,可以針對不同客戶的要求,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??梢韵蚩蛻籼峁﹥?yōu)質的成品,也可以按照客戶的需求,提供系統(tǒng)設計,技術方案,定制專用設備,工程實施,售后等服務。
天津市眾邁環(huán)保設備科技有限公司本著“科技興企、人才興企"經(jīng)營理念和“質量為先、誠信為本"的企業(yè)宗旨,服務于社會,回報于社會,盡心盡力做好環(huán)保事業(yè)。混凝?絮凝?助凝?在水處理藥劑中,應用廣泛的是當屬混凝與絮凝、PAC與PAM了。那么兩者在使用過程中具體有哪些注意事項?讓我們來一探究竟。
凝聚:投加混凝劑后水中的膠體失去穩(wěn)定性,膠體顆?;ハ嗄?,結果形成眾多的“小礬花"。
絮凝:凝聚過程中形成的“小礬花"通過吸附、卷帶、架橋等作用,形成顆粒較大絮凝體的過程。
混凝:是凝聚、絮凝兩各過程的總稱。是水中膠體粒子及微小懸浮物的聚集過程。
也就是說“混凝"包含了從原水投藥到水混合、藥反應(脫穩(wěn)、絮凝)再到形成大顆粒的絮凝物的整個過程。而絮凝是指膠體顆粒脫穩(wěn)后,從形成微小絮凝物形成大絮體的階段。因此,絮凝只是混凝的一個步驟!
那么,什么是PAC和PAM?
PAC 聚合氯化鋁(簡稱PAC),又稱為堿式氯化鋁或羥基氯化鋁。通過它或它的水解產(chǎn)物使污水或污泥中的膠體快速形成沉淀,便于分離的大顆粒沉淀物。PAC的分子式為[AL2(OH)nCl6-n]m,其中n為1-5的任何整數(shù),m為聚合度,即鏈節(jié)的的數(shù)目,m的值不大于10。
PAC的混凝效果與其中的OH和AL的比值(n值大小)有密切關系,通常用堿化度表示,堿化度 B=[OH]/(3[AL])X98% 。B要求在40-60%,適宜的PH范圍5-9 。
PAM 聚丙烯酰胺(簡稱 PAM),俗稱絮凝劑或凝聚劑,屬于混凝劑。PAM的平均分子量從數(shù)千到數(shù)千萬以上,沿鍵狀分子有若干官能基團,在水中可大部分電離,屬于高分子電解質。根據(jù)它可離解基團的特性分為陰離子型聚丙烯酰胺、陽離子型聚丙烯酰胺、和非離子型聚丙烯酰胺。
PAM外觀為白色粉末,易溶于水,幾乎不溶于苯,yimi、酯類、丙酮等一般有機溶劑,聚丙烯酰胺水溶液幾近是透明的粘稠液體,屬非危險品,無毒、無腐蝕性,固體PAM有吸濕性,吸濕性隨離子度的增加而增加,PAM熱穩(wěn)定性好;加熱到100℃穩(wěn)定性良好,但在150℃以上時易分解產(chǎn)中氮氣,在分子間發(fā)生亞胺化作用而不溶于水,密度:1.302mg/l(23℃)。玻璃化溫度153℃,PAM在應力作用下表現(xiàn)出非牛頓流動性。
陽離子、陰離子的PAM分別適用于帶陰、陽電荷的污水或污泥。生化法產(chǎn)生的活性污泥帶有陰電荷,應該使用陽離子型的。陰離子PAM用于帶有陽電荷污水或污泥,如處理鋼鐵廠、電鍍廠、冶金、洗煤及除塵等污水時的效果較好。非離子型的對于陽離子、陰離子都有較好的效果,但是,單價很貴,使處理成本增高。
另外,就是二者的反應條件及投加要求。
1絮凝池的作用
絮凝池的作用是:使混凝劑加入原水中后,與水體充分混合,水中的大部分膠體雜質失去穩(wěn)定,脫穩(wěn)的膠體顆粒在絮凝池中相互碰撞、凝聚,后形成可以用沉淀方法去除的絮體。
2反應條件
絮體長大過程是微小顆粒接觸與碰撞的過程。絮凝效果的好壞取決于下面兩個因素:一是混凝劑水解后產(chǎn)生的高分子絡合物形成吸附架橋的聯(lián)結能力,這是由混凝劑的性質決定的;二是微小顆粒碰撞的幾率和如何控制它們進行合理的有效碰撞。
水處理工程學科認為,要想增加碰撞幾率就必須增加速度梯度,增加速度梯度就必須增加水體的能耗,也就是增加絮凝池的流速,一方面,如果在絮凝中顆粒凝聚長大得過快會出現(xiàn)兩個問題:
(1) 絮體長得過快其強度則減弱,在流動過程中遇到強的剪切就會使吸附架橋被剪斷,被剪斷的吸附架橋很難再連續(xù)起來,所以絮凝過程也是速度受限過程,隨著絮體的長大,水流速度應不斷減少,使已形成的絮體不易被打碎。
(2) 一些絮體過快的長大會使水中絮體比表面積急劇減少,一些反應不完善的小顆粒失去了反應條件,這些小顆粒與大顆粒碰撞幾率急劇減少,很難再長大起來,這些顆粒不僅不能為沉淀池所截留,也很難為濾池截留。
3投加要求
在投加混凝劑的反應前期,要盡可能增加藥劑與污水碰觸的機會,加大攪拌或流速。依靠水流與折板碰撞及水流在折板間多次轉折提高速度,使水中顆粒碰撞機會增加,使絮體凝聚。而到反應后期,為使速度梯度減小,可以得到較好的絮凝、沉淀效果。
從以下幾個小問題來看看:
Q:水中有很多細小雜質為什么沉不下來?
A:水中懸浮的顆粒在粒徑小到一定程度時,其布朗運動的能量足以阻止重力的作用,而使顆粒不發(fā)生沉降。這種懸浮液可以長時間保持穩(wěn)定狀態(tài)。而且,懸浮顆粒表面往往帶電(常常是負電),顆粒間同種電荷的斥力使顆粒不易合并變大,從而增加了懸浮液的穩(wěn)定性。
Q:從原理上細糾,混凝和絮凝有啥區(qū)別?
A:混凝的過程是加入表面帶正電的混凝劑以中和顆粒物表面的負電荷,從而使其脫穩(wěn)。絮凝則是聚合物的高分子鏈在懸浮的顆粒物之間架橋,從而使顆粒物聚集的過程。所以,混凝劑多為分子量低而正電荷密度高的水溶性聚合物,絮凝劑則一般是具有特定電性和電荷密度的聚合物。
其實,估計很多朋友已經(jīng)發(fā)現(xiàn)了,二者的差異其實并不明顯界定,就是那種有點差別但又不界限明顯,實際上二者在使用時具有高度的重合性。所以,分不清是正常的……
那以后出門忽悠人的時候到底應該說混凝還是說絮凝呢?
談到工藝咱們就說混凝!因為混凝概念大呀,肯定沒錯的!談到運行情況的時候可以說絮凝,比如“絮凝效果不錯,絮體很大"、“絮凝效果不行啊,換個絮凝劑試試"等等
其實,關于混凝劑和絮凝劑的定義其實也是五花八門,基本上常用的那些鋁鹽、鐵鹽、聚丙烯酰胺啥的既可以叫混凝劑也可以說是絮凝劑……至于助凝劑,有人定于它等同于絮凝劑,也有人認為助凝劑就是PAM……